冬天氣溫轉冷,溫濕度變化也大,皮膚乾癢、異位性皮膚炎都好發。
據門診統計,近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就比平日增加近兩成。醫師提醒
,皮膚敏感的民眾,最好塗抹保濕乳液,洗澡水也要避免過熱,水分
才不會快速流失,造成皮膚乾癢。

季節轉換時期,溫濕度變化大,皮膚過敏患者正逐漸增加,尤其不少
體質較敏感的孩童,皮膚很容易出現乾燥、搔癢、出紅疹等症狀,拚
命抓癢的結果,往往導致皮膚破皮或流血。

三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趙昭明表示,最近門診中就發現,因異位性皮
膚炎發作或皮膚乾癢求診的人數,較平日增加近兩成,其中小朋友多
半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搞鬼,導至皮膚發紅、脫屑;至於四十歲以上
的成人患者,則多是因新陳代謝變慢,水分流失快,讓皮膚容易乾癢。

趙昭明說,皮膚乾癢,常人讓忍不住搔抓,一不小心抓破皮,就很容
易引發細菌感染,過去就曾有患者抓癢抓到整片下肢破皮,感染細菌
,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嚴重案例,最後給予止癢劑及口服抗生素
後,才慢慢好轉。
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也指出,台灣有異位性皮膚
炎的嬰幼兒,在過去十年內,增加高達七倍,因此父母在秋冬季節一
定得當心,居家環境除了要保持乾躁,減少灰塵、黴菌外,幼兒衣物
也要盡量挑選棉質布料,才能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頻率。

冬天不少人愛泡湯,也要小心皮膚可能泡出傷害,醫師提醒,皮膚敏
感的民眾,泡湯次數千萬不能過於頻繁,以免水分快速流失,反造成
皮膚乾燥;另外洗澡時,水溫也不要過熱,並可適時在身體、四肢塗
抹乳液或凡士林保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obank9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